|
|
“五祖拳”在印尼 |
“拳头、烧酒、曲”,泉泉人称人生三大快事。“拳头”语俗而有来头。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:“无拳无勇,职为乱阶。”拳、勇指拳击,即武术,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级成部分,起源于生产斗争的劳动实践,具有强体、攻卫、活跃身心、利于行动的多方作用。射、御曾列“六艺”,书、剑并属士子,“手战内实精神、外示安逸”。(《吴越春秋》)拳技到家,则转成“自然力”,物化为对象,可创造出超越一般的“神功”。
泉州武术文化,源远流长,门派众多,久为名城之历史文化积淀。见于载籍(如《武经总要》、《剑经》、《纪效新书》),出诸民谚(“泉州人个个猛”、“输人不输‘阵’”“狮阵”、“宋江阵”“功夫
拳技
在手,不论早晏”),以及其他事实,不胜枚举。而清代末年,且出过武科状元(黄培松),以至南少林拳之流行,“五祖拳”之创立等等,足见武术文化发达之一斑。
南少林诸拳种中,“太祖拳”为著,而清季同光间创立之“五祖拳”,尤具特色,流传海内,广及东南亚各国。其创始人蔡谦,一名和(怡和)(
1853—1910
年),别字玉明(鸣)。泉州南门外邦尾村人(今晋江市罗山梧塘)。受艺于河阳师,随之游访大江南北,求师习艺十余年,师殁学成,归乡开“仁义堂”授徙传术,一时知名拳手,多投其门下,遂创立五祖拳,蔚成门派,名闻省内外。其侍者乡人尤俊岸,传其拳医之秘,营石牌业于漳州石码(今龙海市),再传弟子卢万定,侨外传其拳艺于印尼爪哑一带,颇富声誉。
笔者于1990年,中国印尼复交前后,探亲旅游其地,专程往访卢万定国术馆,并到其子卢绍准君之总分诊所参观,承其竭诚接待,并将家藏有关蔡玉明事迹史料,“五祖拳”创建经过见告,因得了解蔡玉明其人其事,以及卢氏到印尼传扬“五祖拳”梗概,略述如下。
五祖拳创始人蔡玉明名谦,亦名和,咸丰三年生于泉州南门外青阳附近邦尾村,成名后,远近称为“邦尾和(鹤、贺、奥)”,门人则尊曰“明老”,家富裕,世操酱料业。父祖在漳州经营酱油厂,有总分店三间,蔡为少东家。蔡身材清瘦,自幼好拳术,广交武林豪杰,寻求师友。后遇一外来返俗僧人,名曰“河阳”(或作“何容”、“鹤阳”),到店购酱油,将铜钱轻按没入柜头木中,蔡惊叹其指力,知怀技在身,遂拜之为师,并从其远游,遍访江湖各地名手,前后十余年,尽其艺。至河阳师逝世,始返里传技。(蔡生平及从师参访,传说殊多,富传奇性。有人用小说虚构形式,写《剑箫奇侠》一书,鹭江出版社刊行四万册,可供参阅,似难为据。)
蔡归后,首开“仁义堂”授徙。时泉州各派拳师甚多,各负成、盛名。闻蔡设馆,常以“拜馆”之各,探视虚实。蔡既先待以礼,表示虚诚,又以智运技,后发制人。再以诚相接,相与谈艺。因此登门者皆心悦诚服。当时名的如林九如(“布袋戏九司”)、魏隐南(“翻天豹”,后应台籍富豪林菽庄聘,往厦鼓开武馆,经营药业),均投其门下,又有永春拳师“柴梳居”(在花巷设“明嘉梳厂”),出家僧人妙月师(“铁砂手”,太虚法师誉之曰:“双拳铁罗汉,十亩老农禅”),也先后以师友之谊交契。名师高徙,相得益彰。“河阳五祖拳派”遂以形成,堂主蔡玉明,亦因而名噪遐迩。
蔡后与其徙翁朝言(名增培,厦门人),相偕应武举,并取得武秀才身份。蔡兼行医制药,闻名泉、漳、厦、榕各处。学者争相就教。弟子著者,有福州江子霖(客终琉球),官桥尤凤标(字祝三,武举人)等。尤氏著多种拳书,其中《柔术课本》,曾充小学教材,《中华柔术大全》(上下二册,附有拳路图式,1918年厦门华洋印书馆版,黄仲训题签),该书理法俱备,图文并茂,为泉州近代武术专著(书少存世,笔者曾在印尼卢氏国术馆,见其原本)。蔡门徙中有尤俊岸者,以乡人关系,在蔡家帮工。后随侍蔡左右,耳濡目染,萌发兴头,长期暗中练功,偶被发现,蔡感其志趣,悉心指点,时作对练。终于拳技大进,高出众人,有“拳头布袋”之称。
尤得师友资助,到石码(今龙海市)开“石牌店”。一日,遇一青年欲订制“石屐”,尤笑而异之,延入内室,自床下举大石锁挥舞庭中,抛接自如。青年知其绝技,坚欲投拜,数请不许。尤后知青年为永定人,名卢万定,随父来石码酿酒办厂,诚心学艺,乃破例收为弟子。卢事师勤谨,基本功套路外,兼习医术。不久,尤歇业迁住卢家,专授拳法,同时教卢之侄、甥等。尤即转介彼等往新从其师弟沈扬德处深造。尤以卢家为教学基点,因卢为酒厂购料,常往来漳厦泉间,命卢向同门师伯请益。其间,卢在泉州奉林九如命,偕林子天恩,同往拜候崇福寺僧妙月师,交流拳法并作友好较量,导其归投门下,成为“河阳玉明拳派”方外别传。卢亦从中与妙月师结道谊,经常切磋。不久,蔡于1910年,尤于1912年,相继谢世。尤终生未娶,病逝卢家。卢披麻戴孝,居丧尽礼,情逾亲子。师友临吊者,均为感动。并各倾所长授之,故卢造诣弥深。前晋江文献会主任尤国伟(拱堂),解放初,有《记泉州三拳师》一文(载《泉州文史资料·第十五辑》)云:蔡门下“有名的首推漳州人卢万定,卢传授漳州、石码、厦门一带门徙有数百人”。可知其成就之高。卢于1927年,偕侄、甥赴爪哑(印尼)三宝陇,本拟与美国拳手角技,因故未果。遂留居设馆,组织舞狮队,举南少林河阳派五祖拳旗号,历访中爪哇梭罗、日惹等大都市,当众表演,宣扬祖国武术,博得同侨及当地居民好评。其侄及甥,曾先后比胜当地及外来拳师,各报刊竞相登载其消息。卢本人后移居吧城(“雅加达”,今印尼首都)开馆授徙,在促进民族友谊方面,影响颇大。
卢1958年逝世,有子绍鹄(已故)、绍准,继其拳业及医风,得社会人士好感。常有港台及外埠外国,如星、马、德国青年,前来习艺,或交流经验,从而发扬南少林河阳五祖拳派宗风。卢绍准子侄及徙众,曾数次来国内或菲岛等地,参加表演赛。绍准遵其父遗命,曾在龙海东岳修筑尤俊岸陵园,立碑亭纪念。
(文章转自:
) |